漢字簡化與拼音化是一種進步嗎?

吳宗仁 Darren Tsung-jen Wu
6 min readOct 23, 2017

--

有人說我很懶,又用跟去年那篇同主題貼文一樣的封面,確實,我是。

背景:去年網路上有一篇文章,名為〈五四未竟之功:簡體字才是進步的中文文字,但很多台灣人搞不清楚狀況〉﹝下稱五四未竟之功﹞,引起朋友們熱議。然其內文結構不嚴謹,文字學和語言學的知識也欠通。對此,我也臨時寫了一篇文章,粗略討論其弊。 今覺當時自己脈絡沒有理清。而很幸運的,最近應朋友邀稿寫專論,正好又涉及到相關主題。決定重新整理這篇文章,順勢將先前想法補得完整些。

我們進入正文。五四未竟之功一文在我讀來有兩個議論方向,第一個是中文字型千百年來沒有變化是一種落後,代表思想跟文化進步有限。第二個則說簡體字才是進步的文字,繁體字的複雜度並不符合文字演化的趨勢。

漢字是方塊字,但大家可以想像漢字完全沒有方塊,全變成拼音表達嗎?拼音化﹝也可稱拉丁化﹞的訴求自五四時期來已消失許久﹝在我耳中是如此﹞,在看了五四未竟之功後,才開始關注漢字拼音化的觀點。

│字形變化與進步

單看「字形千百年沒變是一種落後」,我認為這真是可怕的主張。我並不清楚他所指文字上的「進步」,要有什麼條件才成立。但其論點似乎是說﹝漢字﹞字型要有「變」才算進步,所以學習不便的漢字字形沒變,就成了一種落後。

然而「進步」這個概念真那麼直觀嗎?我們第一個方向可以思考,漢字具有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特點,漢字字形雖沒太大變化,但語音方面卻是一直在與不同文化互動中改變。若「變化代表進步」,那類推到語音上,語音千百年來有持續改變,應該能算是某種進步。同時更進一步來看,中文詞彙在千百年來一直再增加,字形沒變但內涵和詞彙多得多了;單就字型沒有太多變化就稱之為落後,是稍嫌武斷了些。

字形的變化和「進步」與否,不一定是最直接關聯的事情。我們也可以反思,語言進步就只限在「字形」這麼狹隘嗎?

第二個方向,我們也能想想,若這個論點真的這可以上溯到五四運動時期的討論,當時的人怎麼思考漢字以及「進步」的觀念。文字方面,當時不少文化教育界的知名人士認為,世界上文字都要經過三個階段的轉變:象形、表意、表音。漢字還沒有到達表音文字的階段,所以是落後的;再者,漢字難學難認,對於普及教育也是障礙。

進步方面,時人是怎麼思考的?1918年錢玄同在《新青年》四卷四期上發表《中國今後的文字問題》說漢字:「論其字義,則意義含糊,文法極不精密﹔論其在今日學問上之應用,則新理新事新物之名詞,一無所有。」指出漢字本身有語意含糊、文法不精的缺陷,在接軌西方先進的新知以及應用,沒啥進展。對此,創刊人陳獨秀也回應:「然中國文字,既難傳載新事新理,且為腐毒思想之巢窟,廢之誠不足惜。」認為中文字已經被腐敗的傳統文化的綁架了,要走向進步,還是快打掉重練為重。

我們可以大略捕捉,時人所思考的文字「進步」的意涵,應該是相對「傳統的迂腐守舊」而來。在他們認知中,漢字沒有辦法跟西方的進步思潮接軌與應用,所以本身變成一種落後的代表。

回到今天拼音化主張的「文字進步」,會不會打五四之名的成分具多?我們要留意這些脈絡的繼承和演變。且捫心自問,我們心中在沒有比較依據的情況,有所謂「進步的文字」嗎?

│簡體字與進步

在第一個論點的脈絡下,「變」是文字進步的重要依據,因此「不變」的繁體字自然也就不進步了。今天我們還是好好的在使用方塊字,文字並沒有拼音化,這之間又發生了什麼事情?

經歷了五四時期沸沸揚揚的討論,青年時期的毛澤東也受到影響。他感受到漢字積弊已久,過去只為貴族服務,而且不便於廣大的民眾學習使用。後來1935年紅軍抵達陝北,也試著推行拉丁化文字以掃除文盲,在根據地建立新文化。我們知道中國大陸最後推行了簡體字,而這個文字也被五四未竟之功文中稱作是進步。

1949年共產黨在國共內戰中取得勝利,拼音化的改革聲浪再度出現,後來也很快的進到國策規劃的期程中。歸結有三個原因,推進了改革進行:(一)為解決文盲、經濟發展以及方言眾多所帶來的交際障礙;(二)減少文化建設的阻力,改變舊思想,為建立一個有共同思想(馬列思想為主導)的國家;(三)拼音化文字成為當時潮流,像是蘇聯推廣希利爾字母拼音、越南和印尼以拉丁化拼音來表達自己的語言。

漢字改革於1950年代開始,在中期進行。但是文字的改革「關係到千千萬萬人」,一次就進行字形全面翻轉,恐怕行不通。因此實行了漸進式的改變,拼音化之前,以簡化漢字做為過渡,但總有一天要做根本的改革。

然而凡執行政策必有反對,有人表示拼音化的研究文獻很多,但找不到非得支持拼音化的理由;也有人說漢字跟拼音文字各有所長,不需論誰是誰非;甚至也有更為嚴厲的說法,說改革雖是掃除文盲,但徹底破壞了文化。毛澤東接收了這些訊息,做了工作內容明確的界定,說明文字改革的主要目標是簡化漢字,推廣普通話,而拼音是為了注音和推廣方便用。這個文字改革的指導方針就如此進行數十年,成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簡體字與漢拼。但對於漢字變化的前景,說法還是眾說紛紜。

漢字簡化,有著解決文盲、推廣共通語和教化的目標。然而推崇簡體字為進步,究竟基於什麼心態?想推廣何種目標呢?如果說簡化是趨勢,那麼跟隨潮流為簡而簡是好事嗎?又在著重多元的社會中,字形的簡化可以被視為是趨勢嗎?

│結論:洞見脈絡與意圖

19世紀西方敲扣東亞的門扉,20世紀中國揚棄孔家店的主軸,到戰爭期間簡化和拼音化的主張,我們看見背後有著追求以西方為座標的「進步」訴求﹝甚至有為意識形態服務的目的﹞,但不能就此說文字「有變化」就是進步的。我們不會說前人認為西方是進步的,把字形弄得跟西方的型態很像,所以拼音化是某種進步的展現。這是有疑慮的。

同理,雖然在1950年代,文字的拼音化是個潮流,但不能說現代漢字不簡化就是違反趨勢。今天已經是個講求尊重多元的時代,那時的潮流也許違反我們今天的直覺。

總結而言,我們要學會的思辨能力是:要看見這些變化背後的歷史情境,與主張者的訴求。背景和目的都不一樣,堅持和前人相同的主張可能很危險,我們也將喪失有形無形的一切而不自覺。

我們重要的一課:將脈絡和目的思考清楚,絕對有助於我們將低財務和其他無謂的損失。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